2月2日下午3时,郑雪绮准时坐在市志愿者协会的值班室,开始接听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工作。电话那头,有举目无亲的失独老人,也有在青春期彷徨的青少年。面对这样的场景经年屡月,郑雪绮在这个岗位上已坚持了近10年。和郑雪绮一样在春节仍无私地做着志愿者工作的,还有数十位志愿者,他们或是上门探望老者,或是通过话筒传递温情。
■电话那头,一直有一份守候
大年初二初三是周六周日,市志愿者协会的值班室里不时响起热线电话。“春节期间,12355电话那头的多是志愿者们常上门探访的老熟人?!贝邮轮驹刚叻袷嗄甑闹Q╃哺嫠呒钦?,在特殊的节日里,孤寡老人们常拿起电话,给值班的志愿者们送去春节的问候。
60多岁的独居老人谭婆婆近日又和志愿者们唠嗑了一阵,她已经把这群每到周六周日就上门探望的志愿者们看成了自己的亲人。谭婆婆家住石岐区一处老民宅,在政府帮助下,她的物质生活并不成问题。
谭婆婆的情况早已有志愿者队伍跟进,但提供的多为物资上的帮扶。12355热线志愿者(义工)服务总队注重为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在了解到谭婆婆的情况后,这支队伍一个月至少到谭婆婆家中两三次,跟她谈心陪她解闷。
除了上门探望受助群体外,每个周六周日的9点至18点,志愿者们会准时坐在值班室接听热线电话,即使是春节期间也从未间断。和谭婆婆有类似经历的孤寡老人,每当想起志愿者们,总会拨打12355电话,因为电话那头,一直有着一份守候。
■失独老人做义工服务社会
春节期间,志愿者们来到石岐区花苑社区,探望了失独老人康叔和康婆。孩子在十多岁时离世,康叔夫妇俩数十年来相依为命??凳宸蚋静⒉皇鞘苤韵螅喾此腔故巧缜囊骞?。
两三年前,志愿者们到花苑社区开展探访活动,身为社区义工的康婆婆带着志愿者们找到了受助对象。探访活动结束后,住在楼下的康婆婆邀请志愿者们到她家中坐一坐。从此,郑雪绮等志愿者和康叔夫妇结下了不解之缘。
原来,康叔不仅是一名归国华侨,还是中山有名的剪纸爱好者。他的作品曾被中山侨联赠与来中山交流的友好城市代表??凳迳砦诵萁淌?,还时常到学校里义务教学,给孩子们教授手艺。
遇到志愿者们搞筹款活动时,康叔总是无偿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义卖??灯旁蚴背2渭由缜锾椒昧诶锏任课驶疃?。每个月,志愿者们都会有一两次到康叔家中陪夫妇俩聊天?!翱凳宸蚋舅淙皇鞘Ф览先?,但是非常乐观、积极向上,即使到了晚年还不忘回馈社会?!敝Q╃菜?,从康叔夫妇身上,志愿者们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