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中山市第十一届“文明小导游”大赛半决赛培训会现场热闹非凡。授课老师为60位晋级半决赛的小选手们传授备赛“秘笈”,助力他们冲刺半决赛。本届大赛以“传非遗薪火,育香山少年”为主题,由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
1 导师授课
想要讲好非遗故事,传递非遗魅力,就需要对非遗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若缺乏文化深度,便如无根之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朱敏嫣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开授课。
“非遗讲解不能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敝烀翩淘谂嘌抵星康?,既要讲透传承优势,也要深挖其文化、精神、经济、历史等多元价值,才能深层次讲好非遗。针对海选阶段作品存在的共性问题,她也指出多数讲解缺乏互动设计,故事叙事薄弱且场景沉浸感不足。随后,她从非遗内涵、中山非遗类别、传承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度讲解,鼓励选手们在赛事中运用场景化叙事与口语化表达,也可融入方言元素、设置互动问答,通过故事演绎、微型表演、实物展示或互动游戏等形式,让讲解既有生动感染力,又彰显职业导游的专业素养。
“内容是核心,而表达形式始终服务于内容。”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考评师陈丽聚焦表达细节深入阐释,提出文明小导游评选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表达、精准扼要的自我介绍、端庄得体的仪容仪表、自然协调的态势语言,以及符合职业特性的导游话术体系等。她还结合海选作品,系统性剖析了部分选手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服装仪表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她建议选手以阳光自信的心态,通过自然松弛的语言节奏、情景模拟的场景构建、道具辅助的立体呈现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增强舞台讲解的吸引力与代入感。
培训现场,不少小选手在家长协助下用手机录制干货要点。在互动答疑环节中,“为什么有非遗”“可以自己组织同学模拟现场么”等问题被家长或小选手逐一抛出,专家们针对性的解答与鼓励也让选手们信心倍增。现场一位同学表示:“原来非遗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故事切入,也可以直接用方言讲解,现在觉得备赛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2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主题作品展
培训尾声,小选手与家长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水云轩小学彩扎(中山起湾金龙)主题作品展。在老师关于起湾金龙的彩扎技艺讲解中,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美学魅力,探寻传统文化的底蕴。
通过这场赛前培训
小导游们学习到很多知识
中山市第十一届“文明小导游”大赛半决赛
即将举行
你最看好哪一位选手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