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斑驳的砖墙、单调的铁皮围挡悄悄“隐退”,取而代之的是青砖花窗的岭南风韵,宽敞整洁的公共空间,绿意盎然的休闲公园……在中山市大涌镇,一场以“小围墙”撬动“大环境”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与气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破“围”成景,蝶变有亮度
案例一:“脏乱差”黑点变身停车场
曾经,提及全禄社区“大连塘”侧,居民无不摇头。这里是社区出了名的“卫生黑点”与“治理难点”,严重侵蚀着乡村的“颜值”与秩序。
面对这块“硬骨头”,全禄社区紧抓“百千万工程”建设机遇,以雷霆之势一举拆除“大连塘”旁违规建筑7处,腾出约600平方米的宝贵空间。通过科学规划,新增25个汽车泊位、50个电动车泊位,让车辆“安家落户”,井然有序;道路完成平整硬化,加装安全护栏,并因地制宜设置石凳,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这场从“旧貌”到“新颜”的华丽转身,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变“难点”为“亮点”的一个生动实践。
案例二:拆围增绿提升乡村风貌
旗南村在乡村围墙提升行动中,拆除破旧围墙后,将空间打造为艺术花园。拆除陈旧杂乱、环境堪忧的旧围墙后,精心设计并修建了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和用来休息的长椅,花园内种植了丰富多彩的绿植和花卉,为整个区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墙面也经过艺术化处理,绘制了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的壁画,既美化了墙面,又为过往行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整改后的区域焕然一新,整洁美观的花园和艺术化的墙面不仅改善了乡村的整体环境,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体现了“百千万工程”乡村围墙提升行动在改善乡村面貌、促进乡村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案例三:老旧农房焕发新生机
安堂社区创新思路,聚焦闲置农房这一“沉睡资源”。社区将这些闲置农房的围墙推倒,精心改造升级为“四小园”,其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后面的一处小公园格外吸睛。这里改造成环境优美的空间之后,成为强村公司的办公地点和招商窗口,不仅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更让老旧农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价值,为社区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
案例四:持续打造群众休闲新空间
南文社区积极探索闲置空间盘活利用新模式,拆除幼儿园侧一处长期闲置地的围挡,目前该区域已完成道路铺设,花木种植,石凳摆放。后续将通过风貌提升改造,进一步美化周边房屋外墙,完善景观设施,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绿化为一体的休闲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空间。
推倒的是围墙,筑起的是民心。这场由“墙”及“里”的美丽蜕变,正成为大涌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生动注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