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群众文化社团的“草根明星”公益表演,深受居民喜爱。
初秋的傍晚清爽怡人,位于西区升华路旁的叠翠家园却是热火朝天。8月19日19 时许,小区门口的广场里,已聚集了数百名居民,他们或倚凳而坐,或盘地而坐,或倚树而立,将“‘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文艺晚会”的舞台围得密密实实。
■居民足不出户乐享文化大餐
19时30分,表演拉开帷幕。这场演出没有耀眼的明星,也没有专业的演员,表演者都是西区烟洲曲艺社的团友,平均年龄66岁。流畅的二胡合奏、欢快的民族舞蹈、优美的女声独唱、滑稽的二人相声,这些银发老者的精彩演出引来阵阵叫好声。
“一早就听老友说今晚叠翠家园有文艺演出,我吃完晚饭就带小孙女过来啦?!奔易∮浯溲旁暗恼糯舐韪嫠呒钦撸昵崾本拖不冻琛⑻?,后来由于腿部受伤行动不便很少参加表演,这次带上孙女从别的小区过来看演出,一是想让小孙女了解粤曲文化,二来也想过把“眼?!?。
家住叠翠花园10栋的卢小姐说,足不出户便可观看到文化演出,而且演出组织单位还在表演中穿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奖问答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邻里之间融洽和谐,大人小孩们既看了表演,又了解不少政策、学到不少知识,确实是一举多得。
■“草根明星”表演传递文明
“下一个节目是我们两位新中山人的二人相声,大家欢迎!”听见主持人的报幕,台下的张大妈赶紧大声叫好并热烈鼓掌。“终于等到王老师的节目了,说实话,今天就是奔他而来?!闭糯舐璩?,之前看过几次他的相声、歌唱、乐器表演,印象深刻,于是成了他的“粉丝”。
张大妈的偶像王老师今年68岁,江西籍老人,名叫王剑泉。王老师从小就喜欢唱歌,退休后在烟洲曲艺社团长姚立峰的引荐下加入了曲艺社,随着曲艺社到各个社区进行公益演出,能歌会道且精通多种乐器的他深受群众喜爱,成了不少居民心中的“草根明星”。
“像王老师这样的‘明星’,我们社团里还有20多位呢。”姚立峰介绍,西区的群众文化根基深厚,烟洲曲艺社成立后就吸引了不少新老中山人加入,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这些老有所乐的文艺爱好者们利用业余时间编排歌剧、小品、舞蹈、相声,然后到西区各社区进行公益演出,达到了自娱娱人的目的。
在当晚节目单上,记者留意到,这是烟洲曲艺社今年的第39场演出。姚立峰说,今年借助宣传“中国梦”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曲艺社特意编排了与时俱进且贴近群众的节目,如合奏《金蛇狂舞走向复兴》、《学讲粤语二人相声》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齐修身、齐创文。
■1 个月演出11场受惠群众数千人
“团长,明天准备去哪里表演?”
“明天去翠景,下午5点钟在老地方集合?!?BR> 21时40分,叠翠家园文艺晚会才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收拾“袈裟”,便有团员迫不及待地跑来问“姚团长”下一站的表演行程。
或许,正因为这份激情,令西区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捧红”了一批群众喜欢的“草根明星”,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导入了充满活力的文化造血基因。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区拥有西区彩虹艺术团、烟洲曲艺社、长洲曲艺社、醉龙表演队等一批群众文化社团,这些社团以各社区的广场或小区为阵地,不定时地开展文化表演,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今年7月中旬,我们公务员志愿者在社区文明大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居民渴望能在家门口看到文艺表演,于是顺应民意开展文化进社区入小区活动。”西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8月开始,由该区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搭建舞台,发动群众文化社团进社区入小区开展文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与此同时还出台了《西区文艺社团(个人)出版展览演出资助办法》,鼓励文艺社团参与文化惠民行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西区彩虹艺术团、烟洲曲艺社、长洲曲艺社等群众文化社团已开展了11场文化演出,受惠群众数千人。
■居民足不出户乐享文化大餐
19时30分,表演拉开帷幕。这场演出没有耀眼的明星,也没有专业的演员,表演者都是西区烟洲曲艺社的团友,平均年龄66岁。流畅的二胡合奏、欢快的民族舞蹈、优美的女声独唱、滑稽的二人相声,这些银发老者的精彩演出引来阵阵叫好声。
“一早就听老友说今晚叠翠家园有文艺演出,我吃完晚饭就带小孙女过来啦?!奔易∮浯溲旁暗恼糯舐韪嫠呒钦撸昵崾本拖不冻琛⑻?,后来由于腿部受伤行动不便很少参加表演,这次带上孙女从别的小区过来看演出,一是想让小孙女了解粤曲文化,二来也想过把“眼?!?。
家住叠翠花园10栋的卢小姐说,足不出户便可观看到文化演出,而且演出组织单位还在表演中穿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奖问答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邻里之间融洽和谐,大人小孩们既看了表演,又了解不少政策、学到不少知识,确实是一举多得。
■“草根明星”表演传递文明
“下一个节目是我们两位新中山人的二人相声,大家欢迎!”听见主持人的报幕,台下的张大妈赶紧大声叫好并热烈鼓掌。“终于等到王老师的节目了,说实话,今天就是奔他而来?!闭糯舐璩?,之前看过几次他的相声、歌唱、乐器表演,印象深刻,于是成了他的“粉丝”。
张大妈的偶像王老师今年68岁,江西籍老人,名叫王剑泉。王老师从小就喜欢唱歌,退休后在烟洲曲艺社团长姚立峰的引荐下加入了曲艺社,随着曲艺社到各个社区进行公益演出,能歌会道且精通多种乐器的他深受群众喜爱,成了不少居民心中的“草根明星”。
“像王老师这样的‘明星’,我们社团里还有20多位呢。”姚立峰介绍,西区的群众文化根基深厚,烟洲曲艺社成立后就吸引了不少新老中山人加入,他们都是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这些老有所乐的文艺爱好者们利用业余时间编排歌剧、小品、舞蹈、相声,然后到西区各社区进行公益演出,达到了自娱娱人的目的。
在当晚节目单上,记者留意到,这是烟洲曲艺社今年的第39场演出。姚立峰说,今年借助宣传“中国梦”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曲艺社特意编排了与时俱进且贴近群众的节目,如合奏《金蛇狂舞走向复兴》、《学讲粤语二人相声》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齐修身、齐创文。
■1 个月演出11场受惠群众数千人
“团长,明天准备去哪里表演?”
“明天去翠景,下午5点钟在老地方集合?!?BR> 21时40分,叠翠家园文艺晚会才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收拾“袈裟”,便有团员迫不及待地跑来问“姚团长”下一站的表演行程。
或许,正因为这份激情,令西区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捧红”了一批群众喜欢的“草根明星”,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导入了充满活力的文化造血基因。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区拥有西区彩虹艺术团、烟洲曲艺社、长洲曲艺社、醉龙表演队等一批群众文化社团,这些社团以各社区的广场或小区为阵地,不定时地开展文化表演,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今年7月中旬,我们公务员志愿者在社区文明大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居民渴望能在家门口看到文艺表演,于是顺应民意开展文化进社区入小区活动。”西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8月开始,由该区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搭建舞台,发动群众文化社团进社区入小区开展文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明,与此同时还出台了《西区文艺社团(个人)出版展览演出资助办法》,鼓励文艺社团参与文化惠民行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西区彩虹艺术团、烟洲曲艺社、长洲曲艺社等群众文化社团已开展了11场文化演出,受惠群众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