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博爱精神、传递城市温度。在市文明办等多部门联动下,中山市成功营造出“人人学榜样、人人做好事”的浓厚氛围,崇尚好人、学习模范已蔚然成风。
10月13日,天刚蒙蒙亮,三角镇光明村的雾气尚未散尽。在南方东街的一处巷口,83岁的吴初强弯着腰,用一把旧扫帚仔细地清扫着积水坑洼。“吴伯,您歇会儿吧!”一旁的年轻志愿者喊着,他摆摆手,笑着说:“动动手脚,身子骨更硬朗!”这一幕,是今天光明村全员灭蚊行动中最普通的瞬间,也是最动人的风景。
吴初强在打扫街道卫生。通讯员供图
三角镇光明村正式打响新一轮爱国卫生运动攻坚战以来,为响应上级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部署,村里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抓手,全力清除蚊虫孳生源?!傲轿备刹亢偷吃敝驹刚叱宸嬖谇?,村民纷纷响应,从背街小巷的清扫消杀,到入户宣传防病知识,整个村庄仿佛被注入一股“暖流”。在这场全民行动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吴初强老人。他不仅是村里20多名60岁以上老年志愿者的一员,更以83岁高龄坚守一线,用朴实行动诠释着“奉献永不退休”的精神。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
光明村的防控,有一套严密的组织逻辑。村“两委”干部率先示范,党员志愿者分成小组,包干重点区域。他们逐户排查积水容器,手把手教村民科学消杀方法;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基孔肯雅热的预防要点——“积水不生蚊,健康不生病”的口号,化作通俗的“家?;啊?,打消了村民疑虑。短短几天,行动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向“一起干、全民防”。光明村党委书记杨炎萍介绍:“我们清理了20多处卫生死角,覆盖每条街巷。吴初强这样的老同志,是我们的‘活招牌’——他们一做,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偷懒!”这股力量,让全村迅速凝聚起“人人讲卫生、户户防疾病”的共识。
吴初强用朴实行动诠释着“奉献永不退休”的精神。通讯员供图
吴初强的志愿服务之路,正是光明村精神缩影。他年轻时务农打工,为生活奔波半生,退休后才真正“闲下来”。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当志愿者时,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以前没时间,现在身体还好,能贡献就贡献!”他的子女起初担心高龄劳作太累,但看到他每次回家精神抖擞,便全力支持?!靶奶昧?,身体也练硬了?!蔽獬跚克底牛髀槔匕峥欢言游?。在村里,哪里有志愿活动,他就出现在哪里——社区巡逻、环保清洁、关爱老人,从不挑活。“通知一来,我就报到!”
“做人就要做好人”
吴初强回顾了父母从小教导的朴素道理:“做人就要‘做好人’,对社会有用?!蹦昵崾?,村里哪有什么“志愿服务”概念?见人挑不动担子,他就搭把手;邻居生病,他帮着照料。
如今时代变了,但内核未变——他的志愿服务日,常常是清晨六点出门,和队友们清扫街道、倒积水、清垃圾?!白钕不洞蠡锒黄鸶苫睿邓敌π?。”他说着,抹了把汗,“别人谢我们,心里就暖和?!闭夥菁岢?,没有惊天动地的挑战?!捌渌驹刚叨颊展宋遥??没有的事儿!”他摆摆手,强调了集体的温暖。
吴初强在倾倒积水。通讯员供图
据光明村委统计,老年志愿者群体已从最初的几人壮大到20多人,带动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吴老对此倍感欣慰:“希望我这把老骨头能激励别人——年龄不是借口!”他常对同龄人说:“先搞好自家卫生,再力所能及帮人?!蔽蘼矍缬辏募苹贾杖缫唬骸爸灰碜踊剐?,我就继续干!”
吴初强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弯腰扫地的背影和真诚的笑容。83年岁月,沉淀的是“能帮就帮”的淳朴。这份精神,如清泉浸润乡土,提醒我们:志愿服务的真谛,不在于年龄或形式,而在于一颗不求回报的心。